展学习之精神,呈岐黄之博大。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药传统技能比赛于7月27至30日在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成功举办。本次大赛共设有中药炮制、中药性状鉴别、中药显微鉴别、中药调剂、中药制剂、中药制剂分析等六个项目,是该赛项设置以来规模最大、参赛学校最多、影响力最强的一次赛事,无论是对参赛选手还是指导教师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院中药系刘成梅同学作为山西代表队成员之一参赛,她以娴熟的技能和良好的竞技状态拼尽全力,不负众望,取得二等奖的优异战绩。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鲜花与掌声背后是以他们为代表的中药人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下面,让我们一同走近他们,走近中药系,去共同探寻成功的精神密码。
逆行而上
盛夏时节,百草葱茏,夜幕降临的校园已进入一片安详的睡眠之中,而在中药炮制实训室里却是灯火通明、人头攒动,一群人正在热火朝天地忙碌着,选药、称重、配料、炒炙、调剂、制剂……,药香来袭、蜜丸滚动,翻炒声悦耳动听。这一群人正是中药系的师生为即将开赛的全国中药传统技能大赛做着最后的冲刺。原本这些培训工作以往都是在白天正常进行的,然而由于年初以来新冠疫情肆虐来袭,导致师生一直暂缓返校,直接打乱了培训计划。疫情平缓之后,如果按部就班进行培训,势必大大影响培训进度和培训质量,参赛成绩自然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到那时如何向组织交待、向全体师生交待!在时间紧、任务重的双重压力下,背负着全院师生的希望,为了不辱中药人的荣光,中药系党总支当机立断,发出动员令:调动一切力量,想尽一切办法,克服一切困难,师生一致、同心同向,全面打赢这场集训攻坚战!中药系连同班子成员在内的近二十名参训人员坚决响应号令,迅速集结,如白衣执甲,逆行出征。随即中药系结合自身实际,按照“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的总体思路,就此次大赛进行了周密部署,制定了详尽科学的工作方案,对标对表、挂图作战,采取“线上+线下”、“模拟+实操”、“N+1”(多名指导教师对1名受训学生)的方式加快推进。
勇毅担当
今年“五一”节刚过,中药系主任蔡翠芳教授便领衔组织拉开了集训的大幕。为了配合学院疫情防控和方便学生培训,指导教师张妤同志主动将受训的刘成梅同学接到自己家里吃住,并将涉及培训项目用的仪器设备材料——水浴锅,离心机,显微镜、玻璃仪器、戥子、饮片、药材粉末等一应俱全搬到家里,将灶台、餐桌、茶几当成临时实训台,准备“开练”;蔡教授则把炮制和制剂用的饮片、辅料,炒锅、粉碎机、药筛等器具搬到自己家里厨房,准备烹饪“饮片”、制作蜜丸。培训的过程是辛苦的,老师们在每天完成自己的网课教学任务之后,立马转入培训,面对面讲授,手把手教授。调剂台上,一张处方、一把戥子、一沓包装纸,临方调剂,称准分匀、逐剂复戥;中药鉴别台前,用眼观、鼻嗅、手摸以及显微观察,快速准确识别各种中药,进行品质评价和粉末显微结构绘图;炮制现场,迅速完成器具清洁、原辅料净制、原辅料称量、投药翻炒、成品出锅等工序;制剂过程中,器具准备、粉碎过筛、称量混合、炼蜜和药、搓条分丸,一道道工序依次进行;制剂分析中,从解析药典、洁净器具,到药品前处理、试剂称量,再到试液配置、提取回流、药液萃取、标准品制备,一步不落。
刘成梅同学每天从早到晚如此周而复始认真演练着,从不轻易放过一个细节;张妤、蔡翠芳、药雅俊、姬洁莹、张玮玮等五位老师,克服困难全身心投入精心指导着,生怕落下什么。培训中间除了吃饭,一刻也不停歇,用刘成梅同学风趣的话来讲:他们就像是个“永动机”转个不停,从没按下过“暂停键”。培训项目中中药炮制训练是最耗体力的,刘成梅同学一拎炒锅就是整一天,赶上了“中华厨神”,她单薄的身体一开始吃不消,但在蔡老师的鼓励帮助下,她一遍又一遍地操作,最后达到轻松自如,炮制出满意的中药饮片。这不正是“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职业精神的生动体现吗?
梅花傲霜
亦师亦友亦知己,亦慕亦尊亦倾心。师生之间的除了密切的合作,还有纯真的友谊和爱心传递。老师除了培训,还经常关心刘成梅同学生活。刘成梅同学讲,老师时不时会给我改善生活,给我买包子、丸子、烧肉……好多好吃的,虽然因为培训量大,我的身体消瘦了,但我的心却暖暖的,在老师身旁有家的温暖。同样,刘成梅同学也很体谅关心老师,通过自觉刻苦训练回馈老师的关爱。这里说到代表学院参赛的刘成梅同学,大家一定会疑问,为什么遴选她参赛呢?这里需要向大家作个交待。该同学来自吕梁老区,出身农民家庭,是我院2020级扩招学生。入校后,她凭借着大山里孩子不服输的倔强和韧劲,以蚂蚁啃骨头的精神,孜孜以求、勤奋钻研,努力克服自己文化课基础差的短板,一学期下来成绩进步很大,让老师同学刮目相看,大家都叫她“小铁梅”。张妤老师发现刘成梅机敏好学、踏实认真、吃苦耐劳,便引导她加入技能大赛陪练团队。陪练伊始的第一个月,她就强记博闻,熟练掌握了350味中药的全部功效,而且做到了随机提问、脱口而出。陪练期间,她常常是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用尽心思细细揣摩着老师的指导、选手的训练,全力做好指导教师的帮手和当好选手的助手。优秀的陪练也塑造了优秀的选手,她所主陪练的选手翟建设同学获得了2021年国赛二等奖。之后,又有经她陪练的5名同学在省赛中摘金夺银。2022年元月,中药系为备战当年国赛,组织170名同学开始线上培训。三个月后,经层层选拔,确定了包括刘成梅同学在内的3名种子选手,最后,刘成梅同学凭借综合实力再次胜出成为正式参赛选手。在她的身上,我们仿佛见证了一棵小草的力量——迎风傲霜,坚强生长,看到了新时代青年学生的特质——理性通达,阳光开朗,在她身上有一种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自强不息、超越自我;责任至上、永不言弃。
众志成城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平稳,技能培训从6月初开始逐步转入校园,进入大赛倒计时阶段。其间,学院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过问此项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为进一步将中药制剂项目做好做优,蔡翠芳教授自学蜜丸制作,和刘成梅同学一起在实践探索中规范操作,在解决问题中提升技能。为更加准确把握每一个关键环节、规范每一个细节、减少蜜丸重量差异,培训团队专门请教国家非遗传承人柳惠武大师、我院冀小君和孙笑宇老师,并邀请名师专家魏清太和他的徒弟专门来校传授蜜丸制作技艺,先后解决了加蜜量、加蜜温度、不能成丸、蜜丸圆整、蜜丸表面光滑、重量差异等实际 问题。与此同时,中药系采取“多兵种”作战的方式,安排张妤、杨东方、王丕明、张玮玮老师负责中药性状,蔡翠芳、张玮玮、张妤老师负责中药显微,蔡翠芳、景晓琦、张荳老师负责中药炮制,蔡翠芳、叶花老师负责中药药剂,药雅俊、张府君老师负责中药制剂,王海花、姬洁莹、蔡翠芳、闫梦苗老师负责中药调剂与审方,吕建军老师负责中药功效。如此排兵布阵,大大提高了培训效率,使得刘成梅同学的技艺水平快速提升。
在参与培训的这些老师当中,他们有的孩子刚满一岁需要陪伴,有的怀有身孕身体不便、有的家里老人病重需要照顾……但此刻,他们“位卑未敢忘忧国”,全身心投入“战斗”。每天早上六点,他们就会身着白大褂一头扎进实训室,开始一天的培训工作,一直干到晚上八九点。此时有人不禁要问,他们是不是有可观的劳务费用,否则不会如此“卖命”。答案是:在他们心中,他们所做的不单纯是一项培训工作,而是中药人对“百草”精神的一贯坚守和对“振兴中药”使命的勇毅担当。为了这份坚守,为了这份担当,他们不计名利、无怨无悔、任劳任怨、一往无前。正如一首歌所唱的:在征服宇宙的大军里,那默默奉献的就是我;在辉煌事业的长河里,那永远奔腾的就是我。不需要你认识我,不需要你知道我,我把青春融进,融进祖国的江河……
匠心永恒
苦心人天不负,有志者事竟成。近半年的国赛备战塑造了更加自信向上的刘成梅,在她为学院争得荣誉的同时也实现了自己的一个梦想。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有多方面的原因,除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外,单从技术层面而言,就是“系统的专业理论基础,扎实的专业技能训练,科学客观的评价指标和行之有效的心理辅导”。当然中药传统技能大赛作为中药系传统优势项目之一,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中药人在“百草”精神和“振兴中药”旗帜的引领下,大力实施“本草铸魂”工程,专注于学生中药传统职业技能的提升。从2012年参加“同仁堂杯”国赛,取得高职组团体一等奖、中职组团体三等奖的骄人成绩开始,中药系一直把职业技能大赛作为检验人才培养工作的“试金石”和提升学生技能水平、培育工匠精神的重要途径以及促进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动力,建立完善了国家、省、校三级学生职业技能大赛体系,组建了由蔡翠芳教授领衔的专业教师全员参与的指导团队,充分发挥技能竞赛在“三教改革”和“双师”团队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在学生中营造了“人人崇尚技能、人人学习技能、人人展示技能、人人争当技能高手”的良好氛围。近五年,学生代表山西参加全国职业院校中药类专业技能大赛4次,先后荣获个人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连续两年承办并参加全省职业院校中药类专业技能大赛,参赛师生摘金夺银,荣获一等奖5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8项。
悠悠百草香,仁心济世长。中医药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中医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人担负着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少年强则中国强”,今天的大赛精英,将成长为明天的栋梁。面向未来,中药人将以振兴中药为己任,继续以技能竞赛为抓手,将技能大赛融入专业教学常态,不断深化产教融合和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为大力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和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做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