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莎4399网址 【js4399金沙导航】 - 百度百科

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作者: 时间:2014-03-26 点击数:

——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论述

“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习近平同志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系列讲话中多次论述了这一观点。在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他又对进一步转变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作了深刻阐述。讲话具有很强的思想性、针对性和指导性,对于我们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我们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创新工作方法、搭建工作平台,解决突出问题、凝聚精神力量,把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抓到深处、落到实处,为科学发展、后发赶超、同步小康提供坚强保障。

一、树立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用脚步丈量民意,在听意见中与群众坐到一条板凳上

习近平同志指出:“群众路线是永葆党的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必须做到教育和实践两手抓,使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深深植根于思想中、真正落实到行动上。”这就要求我们从思想深处回答和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一根本性问题,切实增强同人民群众一块过、一块苦、一块干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贵州省委始终把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宗旨意识作为首要任务抓紧抓实。省委常委平均每人下基层39次,征求到5300余条意见建议。参加第一批活动的139家单位采取部门帮县、处长联乡、干部驻村等方式,走进千家万户,直接听取群众意见13万条。机关干部的群众观点和践行群众路线的意识普遍增强,同志们感到,作风蜕化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蚕食着党的群众基础,纷纷表示要从思想上铲除病根,以刮骨疗毒的勇气祛除“四风”,真正把密切联系群众的好作风找回来、坚持下去。实践证明,作风是群众观点、群众立场的具体体现。有了深厚的群众观点,各级领导干部才能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深入到基层和群众中去,了解民情、体察疾苦、顺应民意、为民办事,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

在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要继续加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群众立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做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忘,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变,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丢,更加注重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敞开大门、请群众参与,把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深深植根于思想和行动中,使群众观点、群众路线落地稳、扎根深。从活动一开始,我们就深入群众,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切实做到“五个必听”:工作对象和服务对象的意见必听,基层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意见必听,离退休老同志的意见必听,党外干部的意见必听,困难多矛盾突出地方的意见必听。在听取群众意见中强化群众观点,找准突出问题,开展驻村联户、结对帮扶、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服务群众等活动,使党员干部在为民服务中受到深刻教育。

二、创新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方法,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让群众话有地方说、事有地方办

习近平同志指出:“要讲究方法。要用群众乐意接受、易于接受的方法开展工作,化解矛盾。”这就要求我们创新方式方法,解决好群众诉求渠道不畅通、服务群众体系不完善的问题,搭建为群众排忧解难的工作平台,着力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建立书记省长——群众直通交流平台,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网上留言等方式反映诉求、提出意见,省委、省政府领导直接阅批意见,省委、省政府督查室分别督办,并在10个工作日内反馈办理情况。目前已办理群众反映的问题1.4万件。成立省市县三级群众工作中心,整合法院、检察院、公安、民政、住建、信访等50余家部门的资源和力量,对群众诉求“一揽子接访”、“一厅式办理”。实行“三级调处”机制,一般问题由窗口单位现场调处解决;情况复杂的,由中心联合调处;仍难以解决的,由领导干部牵头调处。民意表达渠道的畅通,化解了很多难题,全省群体性事件由2012年的857起42791人,下降为2013年的147起9929人。实践证明,注重方法、搭建平台,让群众话有地方说、事有地方办,是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前提。要坚决克服旧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软办法不顶用、硬办法不能用等问题,不断创新惠民生、实现群众利益的举措,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成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在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要以“六强六创”为总抓手,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加强惠民生、创新实现群众利益的举措,加强察民情、创新夯实联系群众的基础,加强保民安、创新维护群众权益的方式,加强化民怨、创新群众满意作风的建设,加强汇民力、创新点燃群众激情的方法,加强聚民心、创新做好群众工作的制度,着力完善群众工作体制机制,加强和改进乡镇(街道、社区)、村(居)便民服务工作,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直接受理群众诉求、代办群众事项,让群众办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难事不出县。

三、聚焦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以百姓心为心,把整改成果落实到群众家门口

习近平同志指出:“坚持问题导向、解决突出问题是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鲜明特点,也是确保活动取得实效的关键。”这就要求我们将心比心、以心换心,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实实在在的整改成果取信于民。教育实践活动中,贵州省委从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入手纠“四风”、转作风,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回应群众对解决上学难、看病难、就业难、行路难、用水难的期盼,集中整治省直机关一些单位部门利益至上、“中梗阻”等问题,推动人财物向基层倾斜。在全省压缩行政开支5%共9.6亿元投入教育,推动九年义务教育及3年免费中等职业教育的“9+3”计划全覆盖;加快推进乡镇卫生院达标建设工程和22种大病保障。实施财政补助、税收奖励、融资与担保“3个15万元”就业扶持政策,带动就业10余万人。回应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期盼,扎实推进精准扶贫,落实产业扶持、农村危房改造、扶贫生态移民到村到户等“六个到村到户”。以县为单位开展同步小康创建活动,实施小康路、小康水、小康房、小康电、小康讯、小康寨“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项行动计划,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回应群众对良好作风的期盼,以“去庸求进、去懒求勤、去慢求快、去浮求实、去贪求廉”为主要内容,以整治公款送礼、公款吃喝、奢侈浪费等7个专项整治项目为重点,开展明察暗访、新闻栏目曝光、机关作风评议、投诉举报查处、作风问责等9个专项行动,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问题,各级机关干部工作作风明显改善。实践证明,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往往带有普遍性,聚焦这些突出问题,不走神、不散光,围绕解决问题做文章,向问题“叫板”,从小事做起,从具体事情抓起,让群众看到成效,让群众“叫好”,才能确保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善始善终、善作善成。

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中,面对的问题会更具体、更深入,我们要继续突出问题导向和整风精神,紧紧扭住反对“四风”,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入手,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问题。要继续切实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困难,深化“帮县、联乡、驻村”工作,推动各级干部下基层、接地气、解难题。同时,下更大力气解决好损害群众利益、影响党的执政基础的“四风”问题。县以上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着力在找准和解决突出问题上下功夫、见实效。县以下单位着力在增强服务群众意识、提高服务群众能力上下功夫,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中受教育、转作风。各级机关及其直属单位和基层组织注重解决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的问题,大力扫除“四风”,带动社会风气整体好转,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四、把党员干部在活动中激发出来的激情干劲转化为赶超跨越的强劲动力,点燃干事创业的激情和信心,以作风建设新成效凝聚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力量

习近平同志指出,“必须紧紧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汲取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并强调要“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汇聚起推动改革发展的正能量”。这就要求我们点燃干事创业的激情和信心,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干部的先锋队、生力军作用,向群众学习、拜群众为师,团结带领各族群众推动改革发展,奋力实现同步小康。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坚持统筹兼顾,着力把教育实践活动与推动科学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党员干部履职尽责结合起来,在活动中紧紧依靠群众,推动经济社会呈现出运行平稳、增速较快、结构趋优、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着力办成一批大事,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突破8000亿元,提前两年实现“十二五”规划的预期目标。用改革创新的成效凝聚群众,使加快发展的成效惠及群众,极大地提升了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信心。实践证明,人民是我们事业的根基,群众中蕴藏着无限的力量,保持与群众的血肉联系,赢得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我们就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就能激发出强大的创新活力,确保我们党始终保持强大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在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必须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增强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突出主题主基调主战略,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把教育实践活动同推进改革发展工作相结合,把推动破除“四风”顽症与树立形象、提振精神、凝心聚力相结合,坚持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牢牢把握贫困落后的主要矛盾和加快发展的根本任务,坚持发展仍是解决贵州所有问题的关键,把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一项一项地落到实处,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升级,坚决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持“忠实务实实干兴省、同心同苦同步小康”总载体,引导广大党员、干部锤炼思想和作风,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活动中激发出来的激情与干劲转化为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更加注重发挥群众积极性,以问计于民的真诚,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紧紧依靠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以良好党风凝聚党心民心、带动政风民风,凝聚起推动我省转型跨越发展的磅礴力量,共同把改革发展蓝图变成现实。

(作者:中共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上一篇:改作风要“接地气”

下一篇:满腔热血洒酒都——追记汾酒集团酿造专家赵迎路(下)

版权所有:金莎4399网址 js4399金沙导航       
学院地址: 山西省太原市民航南路16号  邮编:030031    传真:0351-7820613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