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莎4399网址 【js4399金沙导航】 - 百度百科

职业院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如何构建

作者: 时间:2020-06-11 点击数:

新时代劳动教育赋予了职业教育全新的价值期许,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拓展了职业教育学科的丰富内涵。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新时代职业院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指明了改革方向与实施路径。

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现状

为全面了解新时代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及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现状、问题成因,把握新时代职业院校劳动教育课程的独特价值、时代特征,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研究”课题组在全国8个省市的20所学校的教师中开展调研。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发现,当前存在社会劳动教育“淡漠”、学校劳动教育“无位”、家庭劳动教育“疲软”等现实性问题。

调查显示,有84.53%的人认为,当前学生积极的劳动观念和劳动能力不强。通过访谈了解到,学校劳动教育“无位”主要表现在:一是把劳动异化为惩罚,比如迟到了罚扫地等,将劳动和惩罚等负面心理体验建立联系。二是把劳动教育异化为技能的习得,通过劳动生产和实践学习某种技能,而忽视劳动的价值体验。三是把劳动教育异化为娱乐,如学校组织学生参观一线操作车间、工厂、民间作坊等,当作学习生活的调剂。

劳动教育课程的开设建议

关于劳动教育课程形态,61.87%的被调查者认为,应与其他主题教育活动结合,开展项目课程;49.09%的人认为,应与其他相关课程适度合并,形成合科课程;43.29%的人认为,应以劳动周方式实施课程。

在劳动教育合科课程开设方式方面,绝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应与实习实训课程、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合并开设。其中33.40%的人认为,应与实习实训课程合科;28.03%的人认为,应与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合科;23.42%的人认为,应与创业教育课程合科。

在劳动教育课程内容方面,中职与高职教育阶段有明显区别,绝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中职应侧重于专业实践和职业体验的项目领域课程,高职应侧重在顶岗实习与创业实践课程。中职阶段,有72.18%的人认为,应侧重在专业实践和相关专业职业体验等项目;64.51%的人认为,应侧重劳动健康与安全、劳动法律、劳动关系、职业病预防等的学习。高职阶段,有72.68%的人认为应侧重在模拟实训、综合实训、顶岗实习、创业实践等;67.59%的人认为应侧重在社区志愿服务、支教社会服务等;67.16%的人认为应侧重在专业相关工具维护、专业相关生产实践等。

根据《意见》要求与调查意向,笔者认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需要包括独立课程、广域课程、整合课程等多元化的课程形态,运用课堂教学、主题活动、项目实践、实习实训、职业体验、勤工俭学、志愿服务等多样化的课程学习方式,形成与各行各业劳动内容相对接的,包括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社会服务劳动、职业体验劳动、专业实践劳动在内的课程内容体系。课程可以每周1课时定时开展,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开展。

课程体系的构建策略

建立和完善职业院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还需要在课程体系衔接、课程考核评价、师资队伍建设和校园文化熏陶等方面统筹规划与设计。

一是系统设计中高职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衔接,通过长学制的劳动教育培养模式,培养一批具有扎实劳动理论知识与熟练劳动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以尊重劳动成长及认知规律为基础,以掌握关键劳动能力为核心,以习得劳动习惯与品质为目标,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使课程相互呼应、相互融合。在课程目标衔接上,中职劳动课程应重基础、强应用,让学生初步形成劳动自主意识;高职课程应重实践、强创新,让学生初步形成劳动自强意识。在课程内容衔接上,要以关键劳动能力为教学目标,依据关键劳动能力的培养规律序列化劳动教育课程,兼顾劳动认知、劳动技能、劳动情感等方面,避免中高职课程内容的重复,实现课程衔接的逻辑性、完整性与进阶性。

二是建立过程性劳动教育课程考核评价机制。劳动教育课程的学习与实践本身就是个认知建构、情感激发、价值确立的过程,课程考核评价要聚焦学生参与劳动的全过程,制定个性化、多元化、动态化的评价方式,将过程考核与实绩考核相结合,直接考核与间接考核评价相结合,包括书面考试、调研报告、实习实训心得感悟、口头谈话、项目考核等。还可以利用横向与纵向评价、定期与非定期评价、当前与长远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手段,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劳动教育课程质量。

三是构建多元化劳动教育课程师资队伍。多元化师资队伍需要三个方面的力量支撑——既理解劳动学科理论又精通劳动实践的“双师型”专业教师,谙熟劳动教育学科知识与教育培养规律的“理论型”专职教师,具有丰富劳动经验的各行各业能工巧匠组成的“社会型”兼职教师。在“双师型”专业教师培养上,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搭建的学习平台,鼓励校内教师参与专业劳动理论与实践培训。在“理论型”专职教师培养上,组织多方主体参与,鼓励教师及时更新学科内容,从劳动教育学、劳动哲学、劳动经济学、劳动法学、劳动保障学等课程中汲取营养,编制出符合职业学校学生劳动知识结构的理论课程。在“社会化”兼职教师培养上,聘请各行各业的大国工匠、劳动楷模、优秀创业者等新时代劳动者进校园,担任劳动教育课程兼职教师。

四是加强劳动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融合。从制度文化上,提高学校职工的社会经济地位,对技术等级晋升、工资福利待遇和劳动模范评选等制定合理标准;从行动文化上,持续开展时代楷模、道德模范、劳动模范、卓越工匠进学校、进课堂系列讲座,开展劳动相关主题教育,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劳动内涵、厚植劳动精神,自觉进行劳动实践;从精神文化上,通过校史、校规、校训、橱窗海报、校园网站等,大力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鼓励创造的教育氛围,使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成为每个学生的职业信仰。

(作者:杨秋月 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版权所有:金莎4399网址 js4399金沙导航
地址:   电话:0351-7820630  邮箱:sxykzyxyjwc@163.com  

Baidu
sogou